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
我復悠然
按語:終日在塵囂鬧市生活、自然會對寧靜田園之環境嚮往、故陶潜之「採菊東籬下、悠然見南山」與現代科技帶來之方便及享受乃成一强烈對比;城市人冀望有清居縱容的機會、鄉居者卻努力向城市謀求發展;故能返樸歸真、悠然自得者是當下之福也。
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
算盡家人
按語:近日閱報、謂有新興年青一代、名之「啃老一族」、其特色是:有學歷、年事長、惟不謀獨立、寄居家中、好逸成習、不願以至不能承担外間工作、消費來源自是來自家中;故常與家人辯白爭論、首當其衝者、自是家中之老、此等「資源搜掠」之自我行為、故名之為「啃老」族;其既得學歷、更是社會資源一大浪費、能不感嘆。
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
說誠實話
按語: 所謂「誠實」若只是「實在如此」、而其「言」不「成」其善、則居心叵測、更及傷人;若言見到不當言行、而義正辭嚴、直斥其非、自應在適當地、關鍵一刻說出;但為揭人私隱、或暴展私慾、 其「誠實」話、只是展示「自我」之「失控」;或是邪惡動機之掩飾;故保羅對其信眾語重心長:若說「誠實話」、要存愛心;否則、勢必成為傷人利器、或圖謀私慾之藉口而已。
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
君子居陋
按語:「君子」之義、其觧雖多、然亦不出「正人」含義;「正」者、能德行雙修、有人格、有學養也、故能「居陋」而樂、是乃君子一德也;縱觀耶、儒、佛、道各教主無不以淡薄名利、生活清簡(甚至贫無立锥)為典範、惜後人多以雄偉建築、鑲金帶銀、物質豐厚視為其「真神庇佑」、豈不是有背原道而行? 所謂君子能居陋而其樂不減、其旨不單止此、乃在於不因「陋」而影响其心情及志氣也。
2010年8月15日星期日
愛物去欲
按語:現今社會,物質繁榮,若能珍惜所有,不浪費,修養一德也;推展其效應,對「地球緑化」亦有幫助;佛意有道:物我本來同一體,萬物雖異命同源;一草一木皆有生命,故應「爱物」;再者,世人多在欲海跌宕,無時或了,能「去欲」煩惱自消。
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
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
2010年6月1日星期二
物有本末
按語:事物有始終、有本末、何者應為先何者為後,是乃要點;聖人指出,能知先後,可近「天」道;所謂「君臣,父子,夫婦,兄弟,朋友」亦己指出:人應各安其位,盡本份,不僭越;如今,人多將事物次序 「本末倒置」、「倫常顛倒」,「長幼無序」,只靠法律定「勝負」,無人能分「是非」;亂之由也。
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
2010年5月1日星期六
至誠無息
按語:據牟宗三大師語:儒家學說,就宗教層面言、其「道」即天道,若要知天命,則以「盡性」,「盡仁」作為人生成道之歷程、以達聖賢境界 (此點與耶,佛信仰歷程有類似軌跡*);故孔子以「五禮」、「五倫」為「法」,以天「道」、及「誠」為意,其境界之提升方能「無息」;若宗教缺乏「誠」意,即没有內在心靈之「悟道」及「體道」(即行道) 本質,則毫無動力可言,又怎會擴展。證諸當今、信者多誤以「指」為「月」、自欺欺「神」作為人生信仰歷程、那 來動力?
*大體上說:基督教以「信」為成道歷程,「天國」為目標;佛教則修行「無念」,以至「成佛」。
*大體上說:基督教以「信」為成道歷程,「天國」為目標;佛教則修行「無念」,以至「成佛」。
2010年4月24日星期六
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
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
上善若水
2010年3月8日星期一
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
專一念
按語:明王陽明嘗言﹕「萬物皆由心生」;佛意亦有:專注一心,萬法皆空之說;若能心意專一、外物難侵;近代作家杏林子亦在自傳中謂: 皮肉雖苦,精神又差、每次等待時間一過,痛苦隨消;戰勝每次之病痛發作、度其書寫一生。故謂:雖千念在轉,若能專注,「時間」是癒合之最佳良藥、此乃「一念制萬念」也;再者、積極地說,做事專一,心無旁貸、假以時日、亦成功在握。
2010年2月4日星期四
衪本為善
按語:宗教信仰、有神有鬼、自然而然;中國人幽默、加入「仙」、擬人化得可以、擁有七情六欲、喜怒哀樂,更具法力;仍嫌不足、祖先亦會有靈;充份滿足人類對靈性之渴求;然而「神為善、鬼作惡」舉世如一、可惜多「中介者」假借神威,持經缴繞、穿鑿竊附、為害眾生以自利;神為善,信者頌,人心所向、再多講、自多錯,思障也。
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
2010年1月2日星期六
訂閱:
文章 (Atom)